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盘锦KTV招聘网 > 盘锦热点资讯 > 盘锦励志/美文 >  第一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就像有若回答宓子贱时所说的那样要有手段

第一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就像有若回答宓子贱时所说的那样要有手段

2022-06-25 14:17:46 发布 浏览 213 次

第一,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就像有若回答宓子贱时所说的那样要有手段。君主听取臣子意见的时候,赞美他们的能说会道;君主观察臣子行动的时候,夸奖他们的好高骛远。所以,群臣百官游士民众说起话来都深远廓大,而他们的立身处世也都远离世道人情。这种论点的解说在田鸠回答楚王时所说的话。所以,墨子会制造木头鹰却不以为然,而歌手癸用唱歌来鼓舞建筑工人建造武宫时也自以为不足。“药酒苦口能治病”、“忠言逆耳可致功”,这只有英明圣哲的君主才能懂得的道理啊。

32.0.2二、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则说者多“棘刺”、“白马”之说;不以仪的为关2,则射者皆如羿也3。人主于说也,皆如燕王学道也;而长说者,皆如郑人争年也。是以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李、惠、宋、墨皆画策也4;论有迂深闳大,非用也,故畏、震、瞻、车、状皆鬼魅也5;言而拂难坚确6,非功也,故务、卞、鲍、介、墨、翟皆坚瓠也7。且虞庆诎匠也而屋坏8,范且穷工而弓折9。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

的:箭靶子,引申为标准。2仪的:箭靶子。关:关口,比喻准则。3羿:见23.10注。4李:当作“季”,指季梁,一作季良,杨朱的朋友。惠:惠施,见22.18注。宋:宋钘(jiān),一作宋(kēnɡ),战国时宋国人,属黄老学派。墨:墨翟。策:当作“荚”。5畏:当作“魏”,魏牟。震:当作“长”,长卢子。瞻:瞻何,也作詹何,见20..8。车:当作“陈”,陈骈。状:当作“庄”,庄子。以上五人都是道家人物。6言而:当作“行有”。拂:逆。7务:务光。卞:卞随。鲍:鲍焦。介:介之推,一作介子推。墨:当作“伯”,伯夷。翟:当作“田”,田仲,即陈仲子。这几个人都是古代所谓的清高廉洁之士。8虞庆:即虞卿,战国时赵国人,曾任赵孝成王的上卿。9且:通“雎”。范且:即范雎,见3.2注。

第二,君主听取意见时,不把实际效用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游说的人就多半说些“把棘刺的尖端雕刻成猴子”、“白马不是马”之类的话;不拿箭靶作为标准,那么射箭的人就都像神箭手羿一样了。君主对于游说,都像燕王学习不死之道那样被人欺骗;而擅长辩论的人,都像郑国人争论年龄大小一样强词夺理。因此,言谈有精细明察微妙艰深但并不是当务之急的,所以季良、惠施、宋钘、墨翟的学说都不过是些画了图象的荚,虽然微妙艰深,但不值得提倡;议论有深远阔大但不切实用的,所以魏牟、长卢子、詹何、陈骈、庄周的学说都不过是些图画上的鬼魅,虽然变化无常,但都是些任意的杜撰;行动有不顾艰难、坚定不移但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的,所以务光、卞随、鲍焦、介子推、伯夷、田仲都是些坚硬的葫芦,虽然心地坚实,但却没有什么用处。再说虞庆虽然说得匠人理屈词穷,但照虞庆的话造出来的房子却倒塌了;范雎虽然说得工人走投无路,但照范雎的话做出来的弓却折断了。所以,想求得那真实可靠的食物,非得回家吃饭不可。

32.0.3三、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故父子或怨噪,取庸作者进美羹。说在文公之先宣言,与勾践之称如皇也。故桓公藏蔡怒而攻楚,吴起怀瘳实而吮伤2。且先王之赋颂、钟鼎之铭,皆播吾之迹、华山之博也3。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筑社之谚,目辞说也4。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5,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郑县人得车厄也6,卫人佐弋也7,卜子妻写弊裤也8,而其少者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说在宋人之解书与梁人之读记也9。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庸:通“佣”,被雇用的人。作:劳作。2瘳(chōu):病愈。3播吾:山名,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博:通“簙”,古代一种游戏中所用的棋子。4目:当作“以”。5请:通“情”,诚,果真。宛曼:同“涴漫”,渺茫。6郑县:战国时韩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厄:通“轭”。7佐弋:掌管弋射的官吏。8写:仿效。9梁:指魏国。

第三,怀有那种人要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就会互相责备和埋怨;怀有那种人都为自己着想的思想,那么事情就能办成。所以父子之间有时也会互相埋怨责怪,而争取雇工来耕种的雇主却给雇工进用美餐。这种论点的解说还在:文公讨伐宋国之前先进行宋君荒淫无道而讨伐宋国会有利于宋国人的宣传,以及勾践讨伐吴国之前先宣传吴王修筑如皇台对人民犯下的罪行。所以齐桓公隐藏着对蔡国的愤怒而以攻打楚国为幌子去灭掉蔡国,吴起怀着士兵病好以后可使他们为自己拼命作战的实际目的而为他们吮吸伤口。再有古代帝王那歌功颂德的诗赋、刻铸在钟鼎上的铭文,都是和播吾山上的脚印、华山上的棋子一样的东西,全是些骗局。然而古代帝王所期望的是自己得利,所使用的是别人的力量;为土地神修筑祭坛的谚语,便是用来解说这种道理的。如果赞许那些读书人而向古代的帝王效法那渺茫不测的治国之道,或许不适用于今天吧!如果像这样效法古代而不能变通,那就愚蠢得像:郑县的人得到了车轭来问人,卫国那掌管射鸟的小官佐弋在射鸟前先挥动头巾,卜先生的妻子按照破裤子的样子来做裤子而把新裤子给撕破了,以及那竭力模仿大人喝酒的年轻人。古代帝王的言论,有些话在说的时候那针对的事情很小而现在社会上却把它的意义想象得很重大,有些话在说的时候那针对的事情很重大而现在社会上却把它的意义理解得很小,这些情况现在的人还不一定能全部明白啊。这种论点的解说在宋国人的解说书意与魏国人的阅读史籍。所以古代的帝王留下的言论有时候就像郢都人写的书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燕国的宰相那样来作解说。那种不去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国家的政事而只图取法古代的帝王,都是些不按照自己的脚来买鞋而只知道回家拿尺码的人啊。

32.0.4四、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是以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上不能得所利于下;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不畜之于君。故中章、胥己仕,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2;平公腓痛足痹而不敢坏坐,晋国之辞仕托者国之锤3。此三士者,言袭法,则官府之籍也;行中事4,则如令之民也;二君之礼太甚。若言离法而行远功,则绳外民也,二君又何礼之?礼之当亡。且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5。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不礼,则周主上之法6。国安则尊显,危则为屈公之威7,人主奚得于居学之士哉?故明王论李疵视中山也。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